中国扶贫开发服务有限公司、中电工程新能源公司、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等都极有分量。
从眉山农乐村的试点来看,贫困户用电不缴费,还能卖电创收,不失为一条致富奔康的有效途径。从收入来看,按日均发电10度来计算,可以带来12元左右的产出(含自发自用国家补贴0.42元/度和余电上网的0.82元/度),一次投入、终身受益确实很有吸引力,虽然是细水长流,但在农村也是一笔颇丰的收益。
当然,光伏扶贫也并非尽善尽美的,在运行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,诸如农户使用不当、气候条件不够、后期养护管理难等等。以前要买电,现在可以卖电创收,想都不敢想。管窥蠡测,大政策背景下催生的小试点确有可取之处,光伏发电不仅点亮了农户的庭院,更照亮了贫困群众的致富之路。借鸡下蛋,或许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却切中了眉山光伏扶贫运行的关键。从报道中的个案来看,也印证了这一点,农乐村7组的李永全、张志英夫妇,近10天上网卖电98度(扣除自用),有将近80元的收入。
光伏扶贫最早在宁夏、安徽等6省30个县搞试点,2016年12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,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来推行。有成本观念是好事,自家的东西才会倍加珍惜,管护才会更加用心,毕竟投入了真金白银。鼓励开展能源领域的信息交流和教育培训活动,吸引国内外具有优势的能源企业、能源融资公司、能源服务机构向上海集聚。
制成国内首台AP1000蒸汽发生器、控制棒驱动机构、堆内构件,首台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成功,首次全面突破核电动态刻棒技术,为我国研制先进核电技术堆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1.促进能源科技进步和重大装备自主化。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,优化电力调度,进一步降低厂用电率、电网线损率和燃气产销差率。十三五期间,交易中心将承担市场交易组织职责,包括提供结算依据和相关服务、汇总管理场内外交易涉及到的各类电力交易合同、市场主体注册和相应管理、披露和发布市场信息等。
实现城乡基本用电和用能服务均等化,提高能源公共服务水平。落实国家要求,结合上海实际,积极稳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,建立相对独立的上海电力交易中心,成立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,形成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;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,研究制定发用电计划放开方案,开展抽水电量竞价交易和跨区跨省发电权集中竞价交易,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跨区消纳;探索推进分布式发电用户直接交易,推进售电侧改革;加强电力规划和市场监管,研究成立市级电力规划中心。
全社会用电量预计控制在1560亿千瓦时左右。2020年,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3%左右。健全区级能源管理体系,完善市、区两级能源管理协调机制。资源方面,充分利用现有设施,灵活配置国际、国内两种资源,积极推动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和末站设置,配合实施东海宁波天然气联络线建设并积极争取后续气量进沪,实施并完成上海LNG海底管道复线工程,推进洋山LNG二期工程前期工作,研究启动上海LNG第二接收站选址。
实现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,进一步加大天然气替代力度,大力发展太阳能、风电等新能源。从国内看,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,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将比十二五时期明显放缓。十三五期间,上海将继续开发基于DSSC的实用新产品,拓展应用,重点打造示范工程,推动产业化。十三五期间,全市新增风电装机80~100万千瓦,总装机达到140万千瓦。
附件:1.上海市十三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2.上海市十三五电力500千伏骨干网架规划示意图3.上海市十三五天然气主干管网和重点设施规划示意图。全国能源供需格局呈逆向分布,资源约束、应对气候变化、保护生态环境等对于能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。
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现货交易平台建设,支持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业务,打造面向亚太地区的天然气交易和定价中心。天然气价格较高制约了市场需求。
一是按照创新引领、高端示范的原则,继续推动海上风电的领先发展。2.有序推进燃气电厂建设。十三五期间,为实现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,将进一步加大天然气替代力度,大力发展太阳能、风电等新能源。专栏4: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(DyeSensitizedSolarCell,DSSC)是一种低成本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,可利用任何光强、任何光照角度的入射光发电,具有工作时间长、原料省、能耗低、环境友好、工艺和设备简单、美观、有装饰效果等特点。按照单机规模小于1万千瓦的要求,在医院、宾馆、工厂、大型商场、商务楼宇、综合商业中心等建筑物以及工业园区、大型交通枢纽、旅游度假区、商务区等区域建设天然气分布式供能。优化调整外来电结构比重和运行方式,降低外来电单一通道比重。
燃气发电在全市发电装机中的比重突破20%,告别使用了150年的人工煤气,实现城市管道燃气全天然气化。十三五间,上海将引入更多市场化手段,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管理、服务体系和金融机制的同步完善和协同创新。
以国家推行城市配电网改造工程包为契机,加快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,对超过运行年限、设备老化的中心城区户外变电站有序实施改造,逐步将上海城市电网建设成为现代化一流坚强智能配电网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14%左右,其中本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1.5%左右,本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上升到10%左右。
结合天然气气源、城市管网布局,建设闵行燃机等燃气调峰电源。超导技术有望成为本世纪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。
完善能源标准和统计体系。崇明、长兴和老港等陆上风电基地加快建设,东海大桥二期工程投产发电,分布式光伏呈现爆发式增长,全市风电和光伏装机分别达到61万千瓦和29万千瓦,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和15倍。太阳能发电(光伏、光热):推动高效晶硅电池开发,加快染料敏化电池、柔性薄膜电池及组件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。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,保留电源、电网、油气管网等规划选址。
(一)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,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皖电东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投产,淮南-南京-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、虹杨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,全市形成了四交四直的市外受电通道结构,完善了以500千伏双环网为基础的城市电网主网架,接受市外来电最高达到1500万千瓦,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%以上;临港燃机一期、奉贤南桥能源中心等燃气发电项目相继投产,电力供应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。十三五期间,新增装机50万千瓦,总装机达到80万千瓦。
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项目,推动钢铁、石化等企业布局优化调整。完善大宗能源商品的定价体系和价格发布机制,依托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、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等平台,促进能源现货与期货贸易、碳交易、技术交易等市场领域与国际接轨。
加快实现电网的信息化、自动化和互动化,实现安全、可靠、优质、清洁、高效、互动的电力供应。积极稳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,加快完善电力、天然气等能源要素交易平台和能源大数据建设,推动商业模式创新。
(二)发展面临的挑战1.能源安全面临新的挑战。注:中心城区及重点区域是指外环以内地区及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、虹桥商务区、上海迪士尼乐园、临港地区等。通过能源大数据应用提高政府的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,提升能源趋势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。智能电网:力争在高温超导等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制造装备领域取得突破,推动自动需求响应等关键技术的应用,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可靠性。
优化交通能源结构,推进港口、机场等场内非道路移动源的清洁能源替代,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的试点和推广,完善天然气加气站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,提高利用效率。加快关键技术和配套服务体系发展。
根据崇明三岛负荷增长和新能源发展情况,适时启动江苏-崇明500千伏线路和500千伏崇明变电站建设,改善崇明三岛电网结构,提高供电可靠性。重点依托工商业建筑、公共建筑屋顶、产业园区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,推进阳光校园等专项工程。
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和协调,提高能源资源互联互保和余缺调剂能力。(三)新能源利用快速增长,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完善修订出台《上海市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》《上海市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》《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》等政策,全市新能源利用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。
发布评论